3月9日,中集安瑞科“肇慶新港碼頭LNG動力船燃料罐箱整體更換方案”(以下簡稱“方案”)評審會在肇慶順利召開。會議由南通能源承辦,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(以下簡稱“交通部水科院”)、肇慶市海事局、肇慶市交通局、肇慶市港航管理局鼎湖所、中國船級社肇慶辦事處等各單位領導及特邀專家共24人參加了本次會議,中集新能(肇慶)科技有限公司、中集藍水科技發展(廣東)有限公司、中集安瑞科科創中心及肇慶新港碼頭等相關單位悉數參會。
創新LNG動力船舶燃料換罐補給模式 彌補行業短板
隨著我國船舶油改氣浪潮、低碳綠色智能船舶戰略的全面推進,推廣應用更清潔高效的LNG動力船舶,加快內河航運減污降碳,已是大勢所趨、發展所向。LNG動力船舶的高速發展將直接拉動LNG基礎設施建設的增長需求。然而,傳統船用LNG加注方式時間長、效率低,且加注站建設投運難度大、周期長、站點少,成為了制約LNG動力船舶推廣應用的一大難題。因此,投資少、效率高的LNG燃料補給方式的開發迫在眉睫。中集安瑞科聯合交通部水科院、中國船級社武漢規范研究所啟動LNG換罐模式的規范體系建設。
2022年9月,中集集團“氣化西江”項目取得重大成果,首批20艘新建LNG動力水泥罐船中的首艘“中集潤慶107”號成功交付,此舉對于加快我國內河航運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。為滿足未來LNG動力船舶大規模發展的加注需求,南通能源從行業需要的角度出發,緊跟“氣化西江”的堅定步伐,依托西江水泥運輸罐船項目,自主研發設計換罐模式下的20英尺可移式LNG燃料罐箱及分體式供氣系統冷箱,配套應用于首批20艘“中集潤慶”水泥罐船中的5艘換罐示范船舶,推動內河綠色航運業務的經營和開拓。
關鍵方案通過專家評審 加速內河綠色航運
會上,評審組一行認真聽取了南通能源技術研發方案匯報,并審閱相關技術資料。經質詢和討論,形成項目實施方案評審意見,評審組一致認為:方案技術路線可行,目標明確、結構清晰、內容完整,換罐示范模式建設確有必要,同意通過評審。方案可作為LNG動力船舶燃料罐箱換罐試點的指導性文件,方案的實施對推進LNG動力船舶燃料補給多樣化提供了途徑。評審組組長徐建勇在總結發言中建議,在保證安全規范操作的前提下,從資質認證、安全環保、定期檢驗等方面細化完善方案內容,保證產品全生命周期的可操控性和安全性,助力凈化內河的工作要求。
南通能源副總經理、總工程師蔣平安表示,作為國內綠色航運解決方案的先行者,南通能源一直致力于推動內河LNG船舶水上應用事業,攜手眾多行業伙伴,解決客戶加注難、加注慢等問題,鞏固水上清潔能源裝備領域的領先市場地位。他要求項目團隊要集中精力、有條不紊地開展課題研究,攻克和掌握關鍵領域核心技術,牢牢把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,引領行業發展新方向,與業內共同推動船舶LNG加注模式創新,早日實現成果落地。